进口香水大热的背后看国产香水气味博物馆如何突围
与外国相比,中国的香水产业起步较晚,国内外消费者香水的购买心理也有所差异。大部分人群对香水只有两个逻辑:好闻、不好闻。国外人选择香水则是:我感觉到了、我没感觉到,我喜欢这个感觉。由此可知,外国人会更加在意品牌的格调和背后的故事,而中国消费者更加在意味道和实用性。
对此,气味博物馆另辟蹊径,从香水的气味下手,打造出极具中国的气味。
与浓郁丰富的国际大牌的“街香”香水相比,气味博物馆的气味香水普遍味道清淡自然、小众,重要的是更懂得中国人香氛诉求,香氛极具本土化特色。正是利用了这一差异化的定位,气味博物馆与中国消费者情感心理相连接起来,从而打通市场,赢得了广泛的认可。再加上其超高的性价比,从而吸引了不少追求个性化、小清新的年轻人或者学生党。
相关数统计,消费市场虽然体量大,约为200亿,但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增长。这大大限制了香水市场的发展,但也为气味博物馆发展其他品类提供了机会。金捷集团最初的计划是将气味博物馆做成香水香氛品牌,而香水只是最初的切入口,核心是气味加嗅觉体验,载体是产品品类。因此,与其他香水品牌不一样,气味图书馆更像是一个嗅觉品牌。
在创立之初气味博物馆就为打造全面的香氛产品线奠定了基础。在2009年开设第一家店铺时,气味博物馆店内就不仅有香水,还有香薰蜡烛、香薰精油、护手霜等衍生产品。而如今,经过近10年的深耕,除了自然、城市、星座,情侣,心境,音乐,趣味等13个气味馆之外,产品线还延伸到香水、洗护、车载香氛、家居香氛等5大品类。
气味博物馆的壮大不仅仅归结于“香氛经济”这一风口,更多的还是其从本土市场出发的一系列品牌创新举措,以及紧跟消费群体进行的品牌营销的探索,使得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能走向市场的主流上来。而气味博物馆这种文创香氛+嗅觉体验品牌模式,着眼于某一概念布局产品线,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。